close
最大古城遺址 良渚比夏朝早
更新日期:2007/12/01 08:48 【徐尚禮/上海報導】
中國考古專家歷經近十八個月的發掘,在浙江良渚遺址區內發現「中華第一城」良渚古城,古城可能就是良渚國的首都。考古界視為是繼上世紀河南安陽殷墟後中國考古界的另一重大發現。
據《新華網》報導,新發現的古城大致以良渚遺址區內的莫角山遺址(九十年代初發現)為中心,城牆東西長約一千五百至一千七百公尺,南北長約一千八百至一千九百公尺,略呈圓角長方形,正南北方向。這是迄今中國發現最大古城遺址。
考古發現將改寫中國歷史,也就是由現在認定的最早朝代夏、商、周,改成良渚為最先。因為根據出土的陶瓷碎片,古城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,也就是距今四千年以前。
良渚文化距今五千三百年至四千年,中國本土上目前發現這一時代的古城約有六十多座,小的只有十幾平方公尺,良渚古城達兩百九十萬平方公尺是最大的。
由於良渚古城遺址的建築群從位置、布局和構造來看,有「中心祭壇」和「中心神廟」,不少人認為良渚時期的中心就在這裡,上有宮殿,生活著王和貴族。
考古專家認為,以良渚文化覆蓋面之廣,古城其實就是「良渚古國」首都,良渚既為國就改寫中國斷代史。因此新發現非常重要。
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,包括餘抗杭良渚,還有嘉興南、上海東、蘇州、常州、南京一帶;再往外,還有擴張區,西到安徽、江西,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,接近山東。
考古學家、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表示,良渚文化並沒有消亡,而是在歷史的過程中,逐漸發展繼承下來了。
全站熱搜